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刘显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人或事物。出:超过;类:同类;拔:超出。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。 复制
详细解释
飞蛾扑到火上。比喻自寻死路;自取灭亡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到溉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蛾:像蝴蝶似的昆虫。飞蛾扑到火上。比喻自寻死路;自取灭亡
详细解释
强干弱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张缵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政策等。强干弱枝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张缵传》:“所以居宗振末,强本弱枝,闻古今之通
详细解释
谓略见善政一斑之意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刘遵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以小见大。谓略见善政一斑之意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刘遵传》:“及弘道下邑,未
详细解释
微薄的衣服,粗劣的食物。形容生活十分俭朴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上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生活俭朴。菲:微薄。微薄的衣服,粗劣的食物。形容生活十分俭朴。
详细解释
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。比喻好坏不分,同归于尽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指同归于尽。焚:烧。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。比喻好坏不分,同归于
详细解释
①四大姓氏。②四者皆最常见的姓,连用泛指一般人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儒林传・范缜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泛指一般人。①四大姓氏。②四者皆最常见的姓,连用
详细解释
穿布衣,吃粗粮。形容生活俭朴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张嵊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定语、宾语,形容生活清苦。穿布衣,吃粗粮。形容生活俭朴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张
详细解释
行并车,止同席。形容亲密友爱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昭明太子统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交往等。行并车,止同席。形容亲密友爱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昭明
详细解释
见“怀珠韫玉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刘显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见“怀珠韫玉”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刘显传》:“怀珠抱玉,有殁世而名不称
详细解释
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,便可废除死刑。指以德化民,太平至治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以德化民。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,便可废除
详细解释
自夜到晨,从晨到夜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张贊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指日夜不停。申:至;夕:夜。自夜到晨,从晨到夜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张贊传》:“不
详细解释
象蛾子扑火一样。比喻自找死路、自取灭亡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到溉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象蛾子扑火一样。比喻自找死路、自取灭亡。 复制出处:唐
详细解释
保全自身,远离祸害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袁昂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处事。保全自身,远离祸害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袁昂传》:“岂若翻然改
详细解释
上顺天命,下适应民意。旧常用作颂扬建立新的朝代。亦作“应天从民”、“应天从物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颜协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应:顺,顺
详细解释
两手、两膝和头一起着地。原为古代印度最恭敬的一种致敬仪式。后比喻心悦诚服或敬佩到了极点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中天竺国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,比喻佩服到
详细解释
喻文章道德之盛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徐勉传》。唐杨炯《从弟去溢墓志铭》:“至如白雪回光,清风度曲,崔亭伯真龙之气,扬子云吐凤之才,莫不玉振金声,笔有余力。”
详细解释
扬起眉毛,双掌合在一起。非常喜悦、珍惜的神态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任昉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抵掌:双掌合在一起。扬起眉毛,双掌合在一起。非常喜
详细解释
指心灵善美,手工灵巧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柳恽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质:本质;美手:好手。指心灵善美,手工灵巧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
详细解释
研究精深的事理,深入奥妙的学问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刘显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覃:深入;奥:深奥。研究精深的事理,深入奥妙的学问。 复制出处:唐
详细解释
一个人做两件事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张充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一个人兼做两件事。一个人做两件事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张充传》:“一身两役,无乃劳
详细解释
比喻坏人聚集互相争斗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元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穴:动物的窠巢。比喻坏人聚集互相争斗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元帝纪
详细解释
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。同“积谗磨骨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江淹传》。吕向注:“言毁谗之深,能销磨金石之坚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
详细解释
表示为国效命。同“投袂荷戈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表示为国效命。同“投袂荷戈”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》
详细解释
指作乱的人。出自《梁书・侯景传》。 其后侯景作乱,乘白马以青丝为缰,兵皆青衣,从寿春进军建康。见《梁书・侯景传》、《隋书・五行志上》。指作乱的人。 复制出处:《梁
详细解释
形容极为辛苦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贺琛传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辛劳。胼胝:皮肤等的异常变硬和增厚。形容极为辛苦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贺琛传》:“不惮胼胝
详细解释
见“偃旗息鼓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辩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比喻停止斗争等。见“偃旗息鼓”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辩传》:“及贼前锋次江口
详细解释
烧掉尸骨,扬弃骨灰。形容非常仇视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侯景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形容非常仇视。烧掉尸骨,扬弃骨灰。形容非常仇视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
详细解释
指后辈中才华出众,遥遥领先的人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暕传》:叔宝理遣之谈,彦辅名教之乐,故以晖映先达,领袖后进。指后辈中才华出众,遥遥领先的人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暕传
详细解释
粗劣的衣食。形容生活俭朴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太祖张皇后等传序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形容生活清苦。粗劣的衣食。形容生活俭朴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太
详细解释
为了忠于本职工作而牺牲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韦粲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殉: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牺牲。为了忠于本职工作而牺牲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
详细解释
比喻由于偶然的机缘而有富贵贫贱的不同命运。亦多指女子堕落风尘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儒林传・范缜》:“子良(竟陵王萧子良)问曰:‘君不信因果,世间何得有富贵,
详细解释
风所吹到的地方;草木全被吹倒。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;一切障碍全被扫除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萧确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风所吹到的地方;草木全被吹倒
详细解释
古人认为雁随阳而处,木随阳而直。比喻良才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袁昂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贤人。古人认为雁随阳而处,木随阳而直。比喻良才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
详细解释
见“执迷不返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元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处事。见“执迷不返”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元帝纪》:“若执迷不反,拒逆王师,
详细解释
书本不离手。形容勤奋好学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杨公则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,指勤奋好学。辍:中止;卷:书本。书本不离手。形容勤奋好学。 复制出处:唐・
详细解释
比喻没有事实依据的谣言所造成的疑虑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侯景传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谣言。投杼:抛下织布的梭子;惑:疑心。比喻没有事实依据的谣言所造成的疑虑。 复
详细解释
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。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刘孝绰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说话没有事实根据。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。比喻说话
详细解释
先秦到汉初有法、名、墨、儒、道、阴阳、纵横、杂、农九种学术流派。指上中下各品的人才和各种人物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萧子显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各派人
详细解释
形容马跑得极快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元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马跑得快。逐日:追逐太阳;追风:追赶风。形容马跑得极快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