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顶着天,脚踩着地。指生活在人间。出自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本经训》。一般作谓语,同戴天履地。履:踩着;圆、方:古人以为天圆地方。头顶着天,脚踩着地。指生活在人
详细解释
有余、不足、弯曲、伸展。泛指余亏、伸屈、进退、长寿、夭折等意。出自《淮南子・俶真训》:至道无为,一龙一蛇,盈缩卷舒,与时变化。有余、不足、弯曲、伸展。泛指余亏、伸屈、进退、长寿、夭折
详细解释
形容才智极高。出自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修务训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智:才智。形容才智极高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修务训》:“智过万人者谓之
详细解释
指夏至前后的几个月昼长夜短。出自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天文训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修:长。指夏至前后的几个月昼长夜短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刘安《淮南
详细解释
只有一个网眼的罗网。比喻只看到一点,而忽视全局。出自《淮南子・说山训》:有鸟将来,张罗而待之,得鸟者罗之一目也。今为一目之罗,则无时得鸟矣。目:网眼。只有一个网眼的罗网。比喻只看到一点,
详细解释
比喻空有愿望,而无实际行动。出自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说林训》。一般作宾语,含贬义。比喻空有愿望,而无实际行动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说林训》:“临河而羡
详细解释
不吉祥的树。即被雷电所毁的树。指不会带来吉利的庇护者。出自《淮南子・说林训》:佐祭者得尝,救斗者得伤,荫不祥之木,为雷电所扑。祥:吉祥;木:树。不吉祥的树。即被雷电所毁的树。指不会带来
详细解释
形容人善于应对。出自《淮南子・原道训》:是故响不肆应,而影不一没呼叫仿佛,默然自得。肆应:应对。形容人善于应对。 复制出处:《淮南子・原道训》:是故响不肆应,而影不一没呼叫仿佛,默然自
详细解释
比喻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。出自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诠言训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不实用的东西。比喻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诠言训
详细解释
见“鸱视狼顾”。出自《淮南子・精神训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为人。见“鸱视狼顾”。 复制出处:《淮南子・精神训》:“真人之所游,若吹呴呼吸,吐故纳新,凫浴
详细解释
死而心安,无后顾之忧。出自《淮南子・泰族训》:使其君生无废事,死无遗忧。死而心安,无后顾之忧。 复制出处:《淮南子・泰族训》:使其君生无废事,死无遗忧。
详细解释
指自古至今。出自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齐俗训》。一般作状语,指自古至今。指自古至今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齐俗训》:“往古来今谓之宙,四方上下谓之宇。”
详细解释
指车辖。比喻事物的关键。出自《淮南子・人间训》:车之所以能转千里者,以其要在三寸之辖。辖:车轴头上穿的小铁棍,管住轮子使其不脱落。指车辖。比喻事物的关键。 复制出处:《淮南子・人间训》
详细解释
”后以“得马生灾”谓因福而得祸。出自《淮南子・人间训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因福得祸。《淮南子人间训》:“近塞上之人,有善术者,马无故亡而入胡……居数月,其马将
详细解释
犹言轻徭薄赋。出自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修务训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政策等。犹言轻徭薄赋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修务训》:“汤夙兴夜寐,以致聪
详细解释
指天下所有远近的地区。出自《淮南子・地形训》:天地之间,九州八极。九州:中国古代地域共划分为九州;八极:九州之外最边远的地方。指天下所有远近的地区。 复制出处:《淮南子・地形训》:天地之
详细解释
浸透肌肉,深入骨髓。比喻感受极深。出自《淮南子・原道训》。一般作谓语,比喻感受影响很深。浃:通,透;沦:陷入。浸透肌肉,深入骨髓。比喻感受极深。 复制出处:《淮南
详细解释
没有翅膀却飞走了。比喻事物很快地传播开来。出自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说山川》。一般作谓语,同不翼而飞。翼:翅膀。没有翅膀却飞走了。比喻事物很快地传播开来。 复制出
详细解释
方脚圆头。指人类。出自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精神训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人。方脚圆头。指人类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精神训》:“故头之圆也像天,足之方也像地
详细解释
人睡在关隘之上,蚕茧晒在日光之下。比喻不得安宁。出自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缪称训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人睡在关隘之上,蚕茧晒在日光之下。比喻不得安宁
详细解释
因发大水使堤岸溃决。出自《淮南子・主术训》:夫防民之所害,开民之所利,威行也。若发堿决塘,故循流而下,易以至。堿:指堤岸;塘L堤。因发大水使堤岸溃决。 复制出处:《淮南子・主术训》:夫防
详细解释
站在水边想得到鱼。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,对事情毫无好处。出自《淮南子・说林训》。《汉书・董仲书传》:临渊羡鱼,不如退而结网。渊:深潭;羡:希望得到。站在水边想得到鱼。比喻只有愿望而
详细解释
焚烧树木林,猎取禽兽。比喻只图眼前利益,不作长久打算。出自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主术训》。一般作谓语,比喻只图眼前利益。焚烧树木林,猎取禽兽。比喻只图眼前利益,不
详细解释
凶猛的野兽咬人时不露牙齿。比喻害人者阴险狠毒狡猾,不露凶相。出自《淮南子・兵略训》:夫飞鸟之挚也俯其首,猛兽之攫也匿其爪,虎豹不外其爪而噬不见齿。故用兵之道,示之以柔,而迎之以刚。噬:
详细解释
错误的异端的说法。出自《淮南子・缪称训注》:缪异之端,称物假类。错误的异端的说法。 复制出处:《淮南子・缪称训注》:缪异之端,称物假类。
详细解释
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。比喻量多不如质优。出自《淮南子・说林训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
详细解释
获取和给予是有节制的,比喻不苟贪得。出自《淮南子・本经训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不贪。获取和给予是有节制的,比喻不苟贪得。 复制出处:《淮南子・本经训》:“取予有
详细解释
漫长的黑夜无边无际。多用来比喻社会的黑暗。出自《淮南子・宁戚〈饭牛歌〉》:“生不逢尧与舜禅,短布单衣才至骭,从昏饭牛薄夜半,长夜漫漫何时旦。一般作宾语、定
详细解释
拆除房屋以求捕得狸猫。比喻因小失大。出自《淮南子・说山训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拆除房屋以求捕得狸猫。比喻因小失大。 复制出处:《淮南子・说山训》:“坏塘以
详细解释
谓世事多变,得失无常。典出《淮南子人间训》。出自典出《淮南子・人间训》。见“得马生灾”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因福得祸。谓世事多变,得失无常。典出《淮南子人间训》。
详细解释
贵重光阴甚于玉璧。比喻时间的宝贵。出自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原道训》。一般作谓语,比喻时间的宝贵。贵重光阴甚于玉璧。比喻时间的宝贵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
详细解释
欢乐到极点就会生出悲伤之事。出自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道应训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高兴到极点就发生使人悲伤的。极:到极点。欢乐到极点就会生出悲伤之事。
详细解释
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。出自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兵略训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含褒义。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。尽:全部用出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兵略
详细解释
”后以“鲁阳挥戈”、“鲁阳回日”谓力挽危局。出自《淮南子・览冥训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挽救危局。《淮南子览冥训》:“鲁阳公与韩构难,战酣日暮,援戈而之,日为
详细解释
鸷鸟不合群。比喻忠正刚强的人不合于世俗。出自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说林训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不合群。鸷鸟:猛禽。鸷鸟不合群。比喻忠正刚强的人不合于世俗。 复
详细解释
喜鹊在窝里知道将要和风。比喻人有预见性。也比喻能预见远患而看不到近忧。出自《淮南子・缪称训》:鹊巢知风之所起,獭穴知水之高下,晖目知晏,阴谐知雨,为是谓人智不如鸟兽,则不然。喜鹊在窝
详细解释
古神话,相传天缺西北,女娲炼五色石补之。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,弥补国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误。出自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览冥训》:往古之时,四极废,九州裂,天下兼覆,地不周载……于是女娲练五色石
详细解释
因为鞋小脚大,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。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,生搬硬套。出自《淮南子・说林训》:夫所以养而害所养,譬犹削足而适履,杀头而便冠。适:适应;履:鞋。因为鞋
详细解释
因水太浑浊使鱼喘不过气来,只得露出水面张口呼吸。比喻苛政之下民不聊生。出自《淮南子・主术训》:夫水浊则鱼噞,政苛则民乱。浊:浑浊;噞:鱼张口呼吸的样子。因水太浑浊使鱼喘不过气来,只得
详细解释
宁戚在车下喂牛,敲着牛角唱歌。比喻有才之士沦落而做低贱的事。出自《淮南子・道应训》:宁越(戚)饭牛车下,望见桓公而悲,击牛角而疾商歌。宁戚:春秋时卫国人,后成为齐桓公的重臣;饭:喂。宁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