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谓式的成语

共 5203 个成语

主谓式的成语有【主客颠倒】【一目十行】【衾影无愧】【言不逮意】【中心摇摇】【后会有期】【马生角】【斯文扫地】【矛盾重重】【骨瘦如柴】【人非木石】【初生之犊不惧虎】【耳鬓相磨】【自命清高】【图文并茂】【鼻端出火】【大喜过望】【馋獠生涎】【开卷有得】【东西易面】【五马分尸】【溪壑无厌】【命染黄沙】【百年到老】【李广难封】【恩威并用】【雨打梨花】【光华夺目】【红颜薄命】【冠盖云集】【游鱼出听】【殊路同归】【身经百战】【赏罚不信】【人神同嫉】【生龙活现】【殃及池鱼】【报仇心切】【一语道破】【学行修明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主谓式相关成语

主客颠倒

zhǔ kè diān dǎo

比喻事物轻重大小颠倒了位置。出自施蛰存《滇云浦雨话从文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颠倒了位置。比喻事物轻重大小颠倒了位置。 复制出处:施蛰存《滇云浦雨话从文》:

详细解释

一目十行

yī mù shí háng

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出自宋・刘克庄《杂记六言诗》诗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 复制出处:宋・刘克庄《

详细解释

衾影无愧

qīn yǐng wú kuì

指在私生活中无丧德败行之事问心无愧。出自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自省。指在私生活中无丧德败行之事问心无愧。 复制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

详细解释

言不逮意

yán bù dǎi yì

见“言不达意”。出自宋・程颐《与吕大临论中书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说话或作文等。见“言不达意”。 复制出处:宋・程颐《与吕大临论中书》:“窃恐辞命不明,言不逮

详细解释

中心摇摇

zhōng xīn yáo yáo

形容心神恍惚,难以自持。出自《诗经・王风・黍离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心神恍惚。中心:心中;摇摇:心神不安。形容心神恍惚,难以自持。 复制出处:《诗经・王风・

详细解释

后会有期

hòu huì yǒu qī

以后还有见面的日子或以后还有相见的机会。出自元・乔梦符《扬州梦》第三折。一般作谓语,指分别时的客套话。会:相见;见面;期:时期。以后还有见面的日子或以后还有

详细解释

马生角

mǎ shēng jiǎo

乌鸦变白,马头生角。比喻不能实现之事。出自《燕丹子》上卷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比喻不能实现之事。乌鸦变白,马头生角。比喻不能实现之事。 复制出处:《燕丹子》上卷:“燕太子丹质于秦

详细解释

斯文扫地

sī wén sǎo dì

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。出自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,含贬义。斯文:指文化或文人;扫地:完全丧失;比喻破坏无余。指文化或文人

详细解释

矛盾重重

máo dùn chóng chóng

彼此间的冲突、意见很多。出自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68章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冲突多。重重:层层。彼此间的冲突、意见很多。 复制出处:陶菊隐《北

详细解释

骨瘦如柴

gǔ shòu rú chái

瘦得如同柴棒。形容非常消瘦。出自宋・陆佃《埤雅・释兽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,形容极其消瘦。瘦得如同柴棒。形容非常消瘦。 复制出处:宋・陆佃《埤雅・释兽》

详细解释

人非木石

rén fēi mù shí

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,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,不同于无生命、无知觉、无感情的树木石头。出自西汉・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常与孰能无情连用。指人是有

详细解释

初生之犊不惧虎

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jù hǔ

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,无所畏惧。出自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四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指年轻人。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,无所畏惧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耳鬓相磨

ěr bìn xiāng mó

耳与鬓发互相摩擦。形容相处亲密。出自清・沈复《浮生六记・闺房记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形容男女相恋。鬓:鬓发;相:互相;磨:擦。耳与鬓发互相摩擦。形容相处

详细解释

自命清高

zì mìng qīng gāo

自以为清高(命:认为;以为)。出自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含贬义。自以为清高(命:认为;以为)。 复制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

详细解释

图文并茂

tú wén bìng mào

指书刊中的文字流畅,插图丰富精美。出自王朔《修改后发表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籍等。指书刊中的文字流畅,插图丰富精美。 复制出处:王朔《修改后发表》:“

详细解释

鼻端出火

bí duān chū huǒ

形容意气风发;情绪激昂。出自见“鼻头出火”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年轻气盛。形容意气风发;情绪激昂。 复制出处:见“鼻头出火”。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年轻气盛

详细解释

大喜过望

dà xǐ guò wàng

望:希望。结果超过了原来所期望的;因而非常高兴(过:超过;望:期望 )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英布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特别高兴。望:希望。结果超过

详细解释

馋獠生涎

chán liáo shēng xián

形容人贪吃。出自《宣和画谱・龙鱼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人贪食。馋獠:贪吃的人;涎:唾液。形容人贪吃。 复制出处:《宣和画谱・龙鱼》:“非若世俗所画,作庖中物,特

详细解释

开卷有得

kāi juàn yǒu dé

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。出自晋・陶潜《与子俨等疏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指读书总有好处。开卷:打开书本,指读书;得:收获。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。 复制出处:晋

详细解释

东西易面

dōng xi yì miàn

指东西方向颠倒。后比喻是非颠倒,视听淆乱。出自汉・贾谊《新书・审微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指东西方向颠倒。后比喻是非颠倒,视听淆乱。 复制出处:汉・贾谊

详细解释

五马分尸

wǔ mǎ fēn shī

古代的一种酷刑,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。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。出自王西彦《老太婆伯伯》。一般作宾语,含贬义。古代的一种酷刑,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

详细解释

溪壑无厌

xī hè wú yàn

比喻人的贪欲太大,难以满足。出自《南齐书・谢脁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很贪心。溪壑:山里的溪流和深谷;厌:满足。比喻人的贪欲太大,难以满足。 复制出处:《南齐书

详细解释

命染黄沙

mìng rǎn huáng shā

身体挨上黄沙。指死亡。出自明・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・张子房慕道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死亡。染:沾上。身体挨上黄沙。指死亡。 复制出处:明・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

详细解释

百年到老

bǎi nián dào lǎo

指夫妻共同生活到老。出自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6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祝人新婚。指夫妻共同生活到老。 复制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6回:“只愿他过了门

详细解释

李广难封

lǐ guǎng nán fēng

见“李广未封”。出自唐・王勃《滕王阁序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慨叹。见“李广未封”。 复制出处:唐・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冯唐易老,李广难封。”用法:作宾语、

详细解释

恩威并用

ēn wēi bìng yòng

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。现也指掌权者对手下人,同时用给以小恩小惠和给以惩罚的两种手段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书・周鲂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安抚和强制同

详细解释

雨打梨花

yǔ dǎ lí huā

比喻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。出自南宋・李重元《忆王孙・春词》词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比喻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。 复制出处:南宋・李重元《忆王孙・春词》词:“

详细解释

光华夺目

guāng huá duó mù

犹光彩夺目。形容鲜艳耀眼。出自《醒世恒言・灌园叟晚逢仙女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颜色鲜艳耀眼。犹光彩夺目。形容鲜艳耀眼。 复制出处:《醒世恒言・灌园叟晚逢

详细解释

红颜薄命

hóng yán bó mìng

旧指美貌女子不是早死;就遇不到好人或生活多磨难。出自元・无名氏《鸳鸯被》第三折。一般作宾语,指女子容貌美丽但遭遇不好。旧指美貌女子不是早死;就遇不到好人或

详细解释

冠盖云集

guān gài yún jí

形容到会的官吏很多。出自欧阳山《三家巷》。一般作定语、谓语,形容到会的官吏很多。冠:礼帽;盖:车蓬;冠盖:借指官吏。形容到会的官吏很多。 复制出处:欧阳山《三家

详细解释

游鱼出听

yóu yú chū tīng

水里的鱼游到水面上来听音乐。形容音乐美妙动听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劝学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水里的鱼游到水面上来听音乐。形容音乐美妙动听。 复

详细解释

殊路同归

shū lù tóng guī

同“殊涂同归”。出自汉・桓宽《盐铁论・利议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人生等。同“殊涂同归”。 复制出处:汉・桓宽《盐铁论・利议》:“诸生对册,殊路同归。指

详细解释

身经百战

shēn jīng bǎi zhàn

形容富于实战经验;也形容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。出自南朝・粱・庚信《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身:亲身;百:极言其多;亲身经历过许多

详细解释

赏罚不信

shǎng fá bù xìn

赏赐与惩罚不能取信于民。出自战国・韩・韩非《韩非子・初见秦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信:信用。赏赐与惩罚不能取信于民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韩・韩非《韩非子・

详细解释

人神同嫉

rén shén tóng jí

见“人神共嫉”。出自杨玉如《辛亥革命著记》第五章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民愤很大。见“人神共嫉”。 复制出处:杨玉如《辛亥革命著记》第五章:“虐政密如蛛网,生民

详细解释

生龙活现

shēng lóng huó xiàn

形容描绘生动逼真。出自方志敏《可爱的中国・狱中纪实七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指逼真。形容描绘生动逼真。 复制出处:方志敏《可爱的中国・狱中纪实七》:“呈辞

详细解释

殃及池鱼

yāng jí chí yú

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。出自战国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必己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贬义。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必己》:“宋桓司马

详细解释

报仇心切

bào chóu xīn qiè

急于要报仇雪恨。出自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6卷。一般作谓语,用于处世。急于要报仇雪恨。 复制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6卷:“踌躇千百万遍,终是报仇心切,

详细解释

一语道破

yī yǔ dào pò

比喻话说到了本质上或击中要害。出自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一句话说穿。一句话就说穿(语:话;道:说)。比喻话说到了本质上或击中要害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学行修明

xué xíng xiū míng

学问和品行都很特出。出自《北史・崔鉴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修明:昌明。学问和品行都很特出。 复制出处:《北史・崔鉴传》:“父绰,少孤,学行修明。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