戒慎畏惧貌。出自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言语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人的心情。戒慎畏惧貌。 复制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言语》:“战战
详细解释
事情繁忙而没有秩序。出自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1回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处事。事情繁忙而没有秩序。 复制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1回:“各处去
详细解释
见“战战栗栗”。出自《韩非子・初见秦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恐惧等场合。见“战战栗栗”。 复制出处:《韩非子・初见秦》:“战战栗栗,日慎一日。”用法:作定语、
详细解释
跌跌撞撞,指不太顺利。出自清・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63回。一般作宾语、状语,指不十分顺利。跌跌撞撞,指不太顺利。 复制出处:清・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63回:“不多一时
详细解释
身心感到轻松愉快舒适。出自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9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人的感觉。身心感到轻松愉快舒适。 复制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9回:“家
详细解释
孤独恓惶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人的境遇孤独恓惶。 复制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境遇例子:他的晚年过得孤孤恓恓。
详细解释
守本分,不越轨。出自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2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人守本分。守本分,不越轨。 复制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2回:“那亲家老爷
详细解释
低声议论,搬弄是非。出自浩然《艳阳天》第24章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搬弄是非。低声议论,搬弄是非。 复制出处:浩然《艳阳天》第24章:“他们咬着耳朵嘁嘁嚓嚓地说了几句
详细解释
形容人动作琐细,言语罗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出自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形容人感情脆弱。形容人动作琐细,言语罗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
详细解释
不关注人或冷漠无情。出自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9回。一般作定语,指冷漠无情。不关注人或冷漠无情。 复制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9回:“只是这个人睡在这
详细解释
指人肮脏不整洁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2回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口语。指人肮脏不整洁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2回:“裹一项油油腻腻旧头巾,穿一
详细解释
称赞善事,憎恶坏事。形容人区别善恶,爱憎分明。出自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强国》。一般作定语,含褒义。称赞善事,憎恶坏事。形容人区别善恶,爱憎分明。 复制出处:先秦
详细解释
稀奇怪异的样子。出自明・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59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事物或行为等。稀奇怪异的样子。 复制出处:明・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59回:“一座古古
详细解释
指十分真实可靠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5回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口语等。指十分真实可靠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5回:“我弟兄三个,真真实
详细解释
男女混杂的一群人。出自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四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很多人。男女混杂的一群人。 复制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四回:“这日月台丹樨仪门
详细解释
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。出自老舍《龙须沟》第一幕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或动植物。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。 复制出处:老舍《龙须沟》第一幕:“你教大爷歇歇
详细解释
形容头脑迷糊,神志不清。出自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三折。一般作状语、补语,指人的头脑。形容头脑迷糊,神志不清。 复制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
详细解释
形容不沉着,慌里慌张。出自清・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91回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方言。形容不沉着,慌里慌张。 复制出处:清・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91回:“见他们毛毛腾
详细解释
指前后相承,延续不断。同“继继承承”。出自明・宋濂《吴公墓碣铭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人或事物。指前后相承,延续不断。同“继继承承”。 复制出处:明・宋濂《吴公
详细解释
心情十分高兴的样子。出自明・朱有燉《十长生》第二折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高兴。陶陶:快乐的样子。心情十分高兴的样子。 复制出处:明・朱有燉《十长生》第二折:“
详细解释
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。出自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25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色彩等。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。 复制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25回:“恰是十个
详细解释
大雾无边无际的样子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景物描写大雾无边无际的样子。 复制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景物描写例子:江面被浩浩漫漫的大雾笼罩,我们只好鸣笛前进。
详细解释
清晰明白有条理。出自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6回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指十分清晰。清晰明白有条理。 复制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6回:“又见世南生得清
详细解释
模模糊糊,不真切。出自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62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不真切。模模糊糊,不真切。 复制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62回
详细解释
说话啰嗦;一说起来没个完。出自宋・郑思肖《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含贬义。说话啰嗦;一说起来没个完。 复制出处:宋・郑思肖《答吴山人问远
详细解释
开水翻滚;气泡升腾的样子。比喻人声喧扰、议论纷纷。形容熙来攘往;非常热闹的情景。出自《山海经・西山经》。一般单纯式,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,形容人声喧闹。沸沸
详细解释
安闲舒适,自由自在。出自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0回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口语。安闲舒适,自由自在。 复制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0回:“给他娶了亲,原想大家
详细解释
①指神思迷糊错乱。②指事情不顺或言行无条理,不可置信。出自《朱子全书》卷六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七:“彼此夙缘,颠颠倒倒,皆非偶然也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
详细解释
形容人马众多,声势浩大。出自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苏秦列传》。一般作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輷輷;象声词,同“轰轰”,指声势浩大;殷殷:震动声。形容人马众多,声势浩大
详细解释
每家每户。指所有的人家。出自明・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・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。一般作宾语、主语、定语,指所有的人家。每家每户。指所有的人家。 复制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喻
详细解释
象声词。小细声。形容虫、鸟等细碎的叫声或吵闹。出自元・周文质《叨叨令・悲秋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拟声。象声词。小细声。形容虫、鸟等细碎的叫声或吵闹。 复制出处
详细解释
形容势焰炽盛。出自〗《诗经・大雅・云汉》。《汉书・叙传下》:“胜、广熛起,梁、籍扇烈,赫赫炎炎,遂焚咸阳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天气等。形容势焰炽盛。 复制
详细解释
字不工整或态度不认真。出自清・荻岸山人《平山冷燕》第14回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口语。字不工整或态度不认真。 复制出处:清・荻岸山人《平山冷燕》第14回:“
详细解释
指人感觉高兴快乐。出自清・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十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生活等。指人感觉高兴快乐。 复制出处:清・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十回:“怎如
详细解释
形容病了很久,身体虚弱委靡不振的样子。出自冯德英《山菊花》下部第四章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,用于人或动植物。形容病了很久,身体虚弱委靡不振的样子。 复
详细解释
指遮遮掩掩,不敢正面面对。出自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5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、定语,用于口语。躲:避开,隐藏。指遮遮掩掩,不敢正面面对。 复制出处:清・曹
详细解释
形容人来人往;非常热闹。出自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货殖列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人多喧闹。熙熙:和乐的样子;攘攘:纷乱的样子。形容人来人往;非常热闹。 复
详细解释
形容兴致很高。出自清・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66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等。兴:兴致。形容兴致很高。 复制出处:清・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66回:“他二人兴兴头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