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语的相关成语

共 349 个成语_仅随机展示40条

描写论语的成语有【虎兕出柙】【四体不勤】【闻一知十】【硁硁之愚】【克伐怨欲】【临危致命】【富贵浮云】【欲速不达】【允执其中】【玉毁椟中】【侃侃而言】【仰之弥高】【疏食饮水】【诲人不倦】【欲罢不能】【下学上达】【过犹不及】【一箪一瓢】【诗礼之训】【秀而不实】【岂其然乎】【无动于中】【生荣死哀】【求仁得仁】【足食足兵】【不以人废言】【知命之年】【成事不说】【温故知新】【游必有方】【导德齐礼】【风行草偃】【即温听厉】【胜残去杀】【分崩离析】【行不贰过】【施而不费】【去食存信】【众星拱辰】【无所不至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论语相关成语

虎兕出柙

hǔ sì chū xiá

虎、兕从木笼中逃出。比喻恶人逃脱或作事不尽责,主管者应负责任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季氏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兕:犀牛一类的野兽。柙:关兽的木笼。虎、兕

详细解释

四体不勤

sì tǐ bù qín

四肢不劳动。形容脱离劳动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微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四肢不劳动。形容脱离劳动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微子》:“子路问曰:'

详细解释

闻一知十

wén yī zhī shí

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。形容善于类推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公冶长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。形容善于类推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

详细解释

硁硁之愚

kēng kēng zhī yú

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用于自谦。硁硁: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。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

详细解释

克伐怨欲

kè fá yuàn yù

①指好胜、骄傲、忌刻、贪婪四种恶德。②指关于四种恶德的理论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宽问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①指好胜、骄傲、忌刻、贪婪四种恶德。

详细解释

临危致命

lín wēi zhì mìng

在遇到危难时肯豁出性命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张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遇到危难肯豁出生命。在遇到危难时肯豁出性命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张》:“士见危致

详细解释

富贵浮云

fù guì fú yún

意思是不义而富贵,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。比喻把金钱、地位看得很轻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不看重富贵。意思是不义而富贵,对于我就象浮云那

详细解释

欲速不达

yù sù bù dá

一味性急图快;主观要求违背客观规律;反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路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欲:想要。一味性急图快;主观要求违背客观规律;

详细解释

允执其中

yǔn zhí qí zhōng

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尧曰》。一般作谓语,比喻真正做到恰到好处。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尧曰》

详细解释

玉毁椟中

yù huǐ dú zhōng

比喻因主管人员失职而造成重大损失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季氏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含贬义。比喻因主管人员失职而造成重大损失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季氏》

详细解释

侃侃而言

kǎn kǎn ér yán

理直气壮、从容不迫地说话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乡党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说话。理直气壮、从容不迫地说话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乡党》:“朝,与下

详细解释

仰之弥高

yǎng zhī mí gāo

越望越高。原指孔子之道;高不可及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罕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含褒义。仰:仰视;敬慕;弥:更加。越望越高。原指孔子之道;高不可及。 复制

详细解释

疏食饮水

shū shí yǐ shuǐ

粗茶淡饭。形容生活俭朴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生活。疏:粗疏。粗茶淡饭。形容生活俭朴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:“饭疏

详细解释

诲人不倦

huì rén bù juàn

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诲:教导;诱导;倦:厌烦。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

详细解释

欲罢不能

yù bà bù néng

想停止却又收不住。指因各种原因(包括迫于形势)无法中止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罕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处境艰难。罢:停;歇。想停止却又收不住。指因各种原因(包括

详细解释

下学上达

xià xué shàng dá

指学习人情事理,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指学习人情事理,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

详细解释

过犹不及

guò yóu bù jí

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;都是不好的。指做事要恰如其分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先进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强调言行恰如其分。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

详细解释

一箪一瓢

yī dān yī piáo

一箪食物,一瓢饮料。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雍也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形容生活清贫。一箪食物,一瓢饮料。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

详细解释

诗礼之训

shī lǐ zhī xùn

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季氏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子女遵从父母的教诲。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季氏》:“曰:‘学《诗》乎?

详细解释

秀而不实

xiù ér bù shí

开花不结果。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,实际并无成就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罕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秀:庄稼吐穗开花;实:结果实。开花不结果。比喻只学到一点

详细解释

岂其然乎

qǐ qí rán hū

难道是这样吗?表示疑惑不定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:其然,岂其然乎?岂:难道;然:这样。难道是这样吗?表示疑惑不定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:其然,岂其然乎?例子:蔡东蕃

详细解释

无动于中

wú dòng yú zhōng

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。指对应该关心、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,置之不理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。宋・朱熹集注:“其视不义之富贵,如浮云之无有,漠然无所动于

详细解释

生荣死哀

shēng róng sǐ āi

活着受人尊敬,死了使人哀痛。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。活着受人尊敬,死了使人哀痛。用

详细解释

求仁得仁

qiú rén dé rén

求仁德便得到仁德。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如愿以偿。求仁德便得到仁德。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

详细解释

足食足兵

zú shí zú bīng

粮食充足,武备修整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军备。食:粮食;兵:武器。粮食充足,武备修整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:“子贡问

详细解释

不以人废言

bù yǐ rén fèi yán

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卫灵公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客观看待问题。废:废弃。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。 复

详细解释

知命之年

zhī mìng zhī nián

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。指50岁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50岁。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。指50岁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:“五十而知

详细解释

成事不说

chéng shì bù shuō

原指事情已成,不要在解说;后指事情已过,不要再解说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八佾》:“子闻之曰:'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'邢昺疏:'事已成不可复说也。'一般

详细解释

温故知新

wēn gù zhī xīn

复习学过的知识;可以从中体会和发现新的东西。形容回顾过去;认识现实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学习、工作或其它。复习学过的知识;可

详细解释

游必有方

yōu bì yǒu fāng

要是出游,必须要告辞去处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里仁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让父母安心。要是出游,必须要告辞去处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里仁》

详细解释

导德齐礼

dǎo dé qí lǐ

指用道德诱导,用礼教整顿,让百姓归服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指用道德诱导,用礼教整顿,让百姓归服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

详细解释

风行草偃

fēng xíng cǎo yǎn

风吹过来;草就倒伏。比喻上面的意图传下来;下级一律绝对服从。也比喻人们顺从身边的形势而采取自己的行动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

详细解释

即温听厉

jí wēn tīng lì

”后以“即温听厉”称面受尊者的教诲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《论语子张》:“君子有三变:望之俨然,即之也温,听其言也厉。”后

详细解释

胜残去杀

shèng cán qù shā

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,便可废除死刑。也指以德化民,太平至治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路》。《汉书・李广传》:“夫报忿除害,捐残去杀,朕之所图于将军也。

详细解释

分崩离析

fēn bēng lí xī

分裂崩溃;离散解体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季氏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。崩:倒塌崩裂;析:散开

详细解释

行不贰过

xíng bù èr guò

谓犯过的错误不再犯。”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雍也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等。谓犯过的错误不再犯。语出《论语雍也》:“有颜回者好学,不迁怒,不贰过。

详细解释

施而不费

shī ér bù fèi

给人以恩惠利益,而自己又耗费不多。亦作“惠而不费”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尧曰》。《史记・吴太伯世家》:“广而不宣,施而不费。”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给人以

详细解释

去食存信

qù shí cún xìn

比喻宁可失去粮食而饿死,也要坚持信义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比喻宁可失去粮食而饿死,也要坚持信义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

详细解释

众星拱辰

zhòng xīng gǒng chén

天上众星拱卫北辰。指有德的国君在位,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四方归于一处。拱:环绕,拱卫。天上众星拱卫北辰。

详细解释

无所不至

wú suǒ bù zhì

指没有不到的地方。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阳货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贬义。至:到。指没有不到的地方。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