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语的成语

共 349 个成语

论语的成语有【富而无骄】【弦歌之声】【百里之命】【直道而行】【心志难夺】【升堂入室】【和而不同】【一息尚在】【足食足兵】【以文会友】【门墙桃李】【匏瓜空悬】【季孟之间】【用舍行藏】【浸润之谮】【当立之年】【知命之年】【期月有成】【内省不疚】【鞠躬屏气】【掩非饰过】【色仁行违】【适可而止】【哀而不伤】【勇者不惧】【喟然长叹】【怀刑自爱】【分崩离析】【披发左衽】【兼人好胜】【无适无莫】【告往知来】【梦见周公】【导德齐礼】【犁生骍角】【子为父隐】【乐而不淫】【食无求饱】【仰之弥高】【多闻阙疑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论语相关成语

富而无骄

fù ér wú jiāo

虽已富有但不骄傲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学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世。骄:骄傲。虽已富有但不骄傲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学而》:“子贡曰:‘贪

详细解释

弦歌之声

xián gē zhī shēng

弹琴和唱歌的声音。泛指教学活动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阳货》。一般作宾语,用于教学。弦歌:弦乐。弹琴和唱歌的声音。泛指教学活动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

详细解释

百里之命

bǎi lǐ zhī mìng

指诸侯的政令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泰伯》:曾子曰:‘可以托六尺之孤,可以寄百里之命,临大节而不可夺也。君子人与,君子人也。’指诸侯的政令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泰伯》:曾子曰

详细解释

直道而行

zhí dào ér xíng

比喻办事公正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卫灵公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褒义,比喻办事公正。比喻办事公正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卫灵公》:“斯民也,三代之所以直

详细解释

心志难夺

xīn zhì nán duó

形容意志坚定,难以改变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罕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心志:抱负;夺:强取。形容意志坚定,难以改变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

详细解释

升堂入室

shēng táng rù shì

古代宫室,前为堂,后为室。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,循序渐进,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先进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古代宫室,前为堂,后为

详细解释

和而不同

hé ér bù tóng

与人和睦相处;但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苟同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路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和:和睦;同:苟同;无原则地附和。与人和睦相处;但在原则问题上不

详细解释

一息尚在

yī xī shàng zài

还有一口气。指生命的最后阶段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泰伯》。朱熹注:一息尚存,此志不容少懈,可谓远矣。息:呼吸,气息;尚:还。还有一口气。指生命的最后阶段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

详细解释

足食足兵

zú shí zú bīng

粮食充足,武备修整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军备。食:粮食;兵:武器。粮食充足,武备修整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:“子贡问

详细解释

以文会友

yǐ wén huì yǒu

通过文字结交朋友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补语,含褒义。通过文字结交朋友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:“曾子曰:‘君子以文会

详细解释

门墙桃李

mén qiáng táo lǐ

称他人的学生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张》。汉・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七卷:“夫春树桃李,夏得阴其下,秋得食其实。”一般作宾语,比喻他人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。

详细解释

匏瓜空悬

páo guā kōng xuán

孔子比喻自己无法像匏瓜那样系悬着而不让人食用,应该出仕为官,有所作为。后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却不为世所用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阳货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怀才

详细解释

季孟之间

jì mèng zhī jiān

这里指春秋时鲁国三家大贵族中势力最大的季氏和势力最弱的孟氏。指在季、孟两者之间,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微子》。一般作宾语,用于比较。这

详细解释

用舍行藏

yòng shě xíng cáng

任用就出来做事,不得任用就退隐。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士大夫的处世态度。任用就出来做事,不得任用就退隐

详细解释

浸润之谮

jìn rùn zhī zèn

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。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

详细解释

当立之年

dāng lì zhī nián

指三十岁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三十岁。指三十岁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:“三十而立。”用法:偏正式;作宾语;指三十岁。

详细解释

知命之年

zhī mìng zhī nián

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。指50岁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50岁。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。指50岁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:“五十而知

详细解释

期月有成

jī yuè yǒu chéng

一整月就会有成就。形容治理国家或办某项事情见效迅速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路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期:一整个周期;期月:一整月。一整月就会有成就

详细解释

内省不疚

nèi xǐng bù jiù

指自我反省,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,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问心无愧。指自我反省,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,即没有做有

详细解释

鞠躬屏气

jū gōng bǐng qì

指弯腰曲体,屏住呼吸,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乡党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恭谨畏葸的样子。指弯腰曲体,屏住呼吸,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。 复制出处:

详细解释

掩非饰过

yǎn fēi shì guò

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张》。《庄子・盗跖》:辩足以饰非。掩、饰:掩饰;非、过:错误。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

详细解释

色仁行违

sè rén xíng wéi

表面上主张仁德,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贬义。表面上主张仁德,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:

详细解释

适可而止

shì kě ér zhǐ

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。比喻做事恰到好处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乡党》。宋・朱熹集注:“适可而止,无贪心也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含褒义。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。比

详细解释

哀而不伤

āi ér bù shāng

①感情适度;悲哀而不过度伤心。后用来形容诗歌;音乐等含优雅哀调;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;具有中和美。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八佾》。一般作

详细解释

勇者不惧

yǒng zhě bù jù

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罕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有胆识。惧:害怕。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罕》:“子曰:'知

详细解释

喟然长叹

kuì rán cháng tàn

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罕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用于感怀。喟然:叹气的样子。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罕》:

详细解释

怀刑自爱

huái xíng zì ài

指心中有法度,办事有分寸,不做违法的事,能够自重自爱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里仁》:君子怀刑,小人怀惠。刑:法度。指心中有法度,办事有分寸,不做违法的事,能够自重自爱。 复制出处:春秋

详细解释

分崩离析

fēn bēng lí xī

分裂崩溃;离散解体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季氏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。崩:倒塌崩裂;析:散开

详细解释

披发左衽

pī fà zuǒ rèn

头发披散;前襟左开。指古代东方;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;也指沦为异族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借指沦陷为异族统治。左衽:衣襟向左掩。头发披散;

详细解释

兼人好胜

jiān rén hào shèng

处处都想胜过他人,好胜心强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先进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为人。兼人:胜过人;好:喜爱;好胜:各方面都想胜过他人。处处都想胜过他人,好

详细解释

无适无莫

wú shì wú mò

指无可无不可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里仁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指无可无不可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里仁》:“君子之于天下也,无适也,无莫也,义之

详细解释

告往知来

gào wǎng zhī lái

告诉了这一点,就可以知道另一点。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,据此知彼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学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据此知彼。告诉了这一点,就可以知道

详细解释

梦见周公

mèng jiàn zhōu gōng

原为孔子哀叹自己体衰年老的辞句。后多作为瞌睡的代称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打瞌睡。周公:西周初著名政治家,孔子心目中的

详细解释

导德齐礼

dǎo dé qí lǐ

指用道德诱导,用礼教整顿,让百姓归服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指用道德诱导,用礼教整顿,让百姓归服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

详细解释

犁生骍角

lí shēng xīng jiǎo

指杂色牛生纯赤色、角周正的小牛。比喻劣父生贤明的儿女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雍也》。邢昺疏:“杂文曰犁。骍,纯赤色也。角者,角周正也。舍,弃也。诸,之也。仲

详细解释

子为父隐

zǐ wéi fù yǐn

儿子帮父亲隐瞒恶迹。这是封建纲常礼教所提倡的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路》。 汉・桓宽《盐铁论・周秦》:“闻子为父隐,父为子隐,未闻父子之相坐也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宾

详细解释

乐而不淫

lè ér bù yín

快乐而不放荡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八佾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表现的情感有节制。快乐而不放荡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八佾》:“《关雎》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”用法

详细解释

食无求饱

shí wú qiú bǎo

饮食不要求饱,指饮食要有节制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学而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饮食要有节制。饱:吃足。饮食不要求饱,指饮食要有节制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

详细解释

仰之弥高

yǎng zhī mí gāo

越望越高。原指孔子之道;高不可及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罕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含褒义。仰:仰视;敬慕;弥:更加。越望越高。原指孔子之道;高不可及。 复制

详细解释

多闻阙疑

duō wén quē yí

多听一听别人的言论,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,暂不下判断。也指知识渊博而治学严谨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学习虚心。阙疑: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