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的成语

共 388 个成语

三国志的成语有【雄才远略】【气涌如山】【施不望报】【继之以死】【翻然改图】【讨恶剪暴】【讨恶翦暴】【因敌为资】【面从后言】【精贯白日】【表里受敌】【晏然自若】【上楼去梯】【扬汤止沸】【木牛流马】【刮目相待】【深自砥砺】【喟然叹息】【芟夷大难】【国家多故】【泥蟠不滓】【操翰成章】【忠臣义士】【愆戾山积】【锋不可当】【势如水火】【兼程前进】【司马昭之心】【周郎顾曲】【践冰履炭】【明尚夙达】【惊肉生髀】【去邪归正】【责躬引咎】【负阻不宾】【并威偶势】【辞顺理正】【管窥筐举】【开诚布公】【夙夜不懈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三国志相关成语

雄才远略

xióng cái yuǎn lüè

非常杰出的才智和长远的谋略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杨阜传》:曹公有雄才远略,决机无疑,法一而兵精,能用度外之人,所任各尽其力,必能济大事者也。”非常杰出的才智和长远的谋略。

详细解释

气涌如山

qì yǒng rú shān

形容恼怒到极点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吴主传》。裴松之注引晋・虞溥《江表传》:“朕年六十,世事难易,靡所不尝,近为鼠子所前却,令人气涌如山。”一般作谓语,

详细解释

施不望报

shī bù wàng bào

施惠于人而不望报答,轻财仗义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朱治传》。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“留意于宾客,轻财尚义,施不望报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仗义疏财。施

详细解释

继之以死

jì zhī yǐ sǐ

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。形容决心很大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指决心大。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。形容决心很大。 复制出处:晋・

详细解释

翻然改图

fān rán gǎi tú

迅速改变过来,另作打算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吕凯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比喻很快转变过来。迅速改变过来,另作打算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

详细解释

讨恶剪暴

tǎo è jiǎn bào

征伐和铲除凶恶残暴的势力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孙权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讨:征伐;剪:斩断。征伐和铲除凶恶残暴的势力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

详细解释

讨恶翦暴

tǎo è jiǎn bào

征讨和剪除凶恶残暴的势力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吴主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征讨和剪除凶恶残暴的势力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吴主传

详细解释

因敌为资

yīn dí wéi zī

犹因敌取资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张既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犹因敌取资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张既传》:“今军无见粮,当因敌为资。

详细解释

面从后言

miàn cóng hòu yán

当面顺从,背后乱说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蒋婉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人表里不一。从:听从,顺从。当面顺从,背后乱说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

详细解释

精贯白日

jīng guàn bái rì

形容极端忠诚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武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形容极端忠诚。形容极端忠诚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武帝纪》:“君执大节,精贯

详细解释

表里受敌

biǎo lǐ shòu dí

内外受到敌人的攻击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诸葛诞传》。一般作定语、补语,指陷入困境。内外受到敌人的攻击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诸葛诞传》:“

详细解释

晏然自若

yàn rán zì ruò

形容在紧张状态下沉静如常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孙坚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书面语。晏然:平静安定的样子;自若:不变常态。形容在紧张状态下沉静

详细解释

上楼去梯

shàng lóu qù tī

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。也比喻诱人上当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过河拆桥。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。也比喻诱人上当。 复

详细解释

扬汤止沸

yáng tāng zhǐ fèi

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,使它凉下来不沸腾。比喻办法不彻底,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董卓传》。裴松之注引《典略》:“臣闻扬汤

详细解释

木牛流马

mù niú liú mǎ

木制的牛马形体、可行走的运输器具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运输工具。木制的牛马形体、可行走的运输器具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

详细解释

刮目相待

guā mù xiāng dài

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,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吕蒙传》注引《江表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取得显著成绩。刮目:擦眼睛,表示

详细解释

深自砥砺

shēn zì dǐ lì

自己刻苦地磨练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贾诩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砥砺:磨刀石,磨练。自己刻苦地磨练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贾诩传

详细解释

喟然叹息

kuì rán tàn xī

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叹息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崔琰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指感慨。喟然:叹气的样子。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叹息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

详细解释

芟夷大难

shān yí dà nàn

削平大乱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平乱。芟:删除杂草;芟夷:削平;难:灾难。削平大乱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

详细解释

国家多故

guó jiā duō gù

国家连续出现重大事故。形容国家局势不安定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钟会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局势。故:事故,变故。国家连续出现重大事故。形容国家局势不

详细解释

泥蟠不滓

ní pān bù zǐ

盘绕在泥里而没有被污染。比喻人不得志但不丧失节操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书・秦宓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盘绕在泥里而没有被污染。比喻人不得志但不丧

详细解释

操翰成章

cāo hàn chéng zhāng

拿起笔来就写成文章,形容文思敏捷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徐幹传》。裴松之注引《先贤行状》:“幹清玄体道,六行修备,聪识洽闻,操翰成章。”一般作谓语,指

详细解释

忠臣义士

zhōng chén yì shì

忠诚而有节操的臣民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陈思王植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忠诚而有节操的臣民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陈思

详细解释

愆戾山积

qiān lì shān jī

罪过很多,累积如山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刘封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罪孽深重。愆:过失;戾:罪过。罪过很多,累积如山。 复制出处:晋

详细解释

锋不可当

fēng bù kě dāng

锋芒纯利,没有东西可以承受。形容气势极盛,不可阻挡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武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气势极盛。锋:锋芒,指刀剑的刃和尖;当:阻挡、承

详细解释

势如水火

shì rú shuǐ huǒ

形容双方就像水火一样互相对立,不能相容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魏延传》。形容双方就像水火一样互相对立,不能相容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魏

详细解释

兼程前进

jiān chéng qián jìn

加快步伐,一天走两天的路程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贾逵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形容加快步伐。加快步伐,一天走两天的路程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

详细解释

司马昭之心

sī mǎ zhāo zhī xīn

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高贵乡公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含贬义。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高贵乡公传》:“

详细解释

周郎顾曲

zhōu láng gù qǔ

原指周瑜业于音乐。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书・周瑜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懂音乐的人。原指周瑜业于音乐。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践冰履炭

jiàn bīng lǚ tàn

踩冰踏炭。形容寒热同感,休戚与共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陈思王植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关系密切。践:踩;履:踏。踩冰踏炭。形容寒热同感,休戚与共。 复制出处

详细解释

明尚夙达

míng shàng sù dá

明智的人贵在事先估计事物发展的趋势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刘封传》:夫智贵免祸,明尚夙达,仆揆汉中王虑定于内,疑生于外矣。夙:早;达:对事理了解透彻。明智的人贵在事先估计事物

详细解释

惊肉生髀

jīng ròu shēng bì

惊叹久处安逸,不能有所作为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先主传》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《九州春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虚度时光。惊叹久处安逸,不能有所作为。

详细解释

去邪归正

qù xié guī zhèng

指去掉邪恶,归于正道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后主传》。裴松之注引《诸葛亮集》载后主刘禅诏曰:“有能弃邪从正,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,国有常典,封宠大小,各

详细解释

责躬引咎

zé gōng yǐn jiù

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吴主传》:权信任校事吕壹,壹性苛惨,用法深刻。太子登数谏,权不纳,大臣由是莫敢言。后壹奸罪发露伏诛,权引咎自躬。躬:自身;

详细解释

负阻不宾

fù zǔ bù bīn

犹言负固不服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犹言负固不服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传》:“亮毗佐危国,

详细解释

并威偶势

bìng wēi ǒu shì

指聚集声威势力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袁绍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人的威势。指聚集声威势力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袁绍传》:“谓为将军

详细解释

辞顺理正

cí shùn lǐ zhèng

道理严正公允,措词简炼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进葛瑾传》:及吕壹诛,权又有诏切磋瑾等,语在权传。瑾辄因事以答,辞顺理正。道理严正公允,措词简炼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

详细解释

管窥筐举

guǎn kuī kuāng jǔ

比喻学识浅陋,见闻不广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郤正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补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比喻学识浅陋,见闻不广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郤正

详细解释

开诚布公

kāi chéng bù gōng

指坦白无私、诚恳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见解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评论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开诚:敞开胸怀;表示诚意;布公:公正无私地

详细解释

夙夜不懈

sù yè bù xiè

日夜勤劳,不怠惰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书・孙皓传》裴松之注引《吴录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夙夜:早晚;懈:懈怠松弛。日夜勤劳,不怠惰。 复制出处:晋・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