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氏春秋的成语

共 137 个成语

吕氏春秋的成语有【变容改俗】【癣疥之疾】【焦唇干肺】【豕亥鱼鲁】【贪小失大】【霄鱼垂化】【以黑为白】【破琴绝弦】【磬笔难书】【焚薮而田】【杀身出生】【户枢不蠹】【侈衣美食】【茹鱼去蝇】【千里之志】【动必缘义】【橐甲束兵】【功垂竹帛】【众口熏天】【空言虚辞】【以白为黑】【以夜继日】【类同相召】【兵不接刃】【早朝晏罢】【折冲千里】【名不徒显】【而今而后】【射石饮羽】【种麦得麦】【箕山之节】【计行虑义】【至智弃智】【令苛则不听】【隐志相及】【五藏六府】【百世之利】【大匠不斫】【递兴递废】【鸣琴而治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吕氏春秋相关成语

变容改俗

biàn róng gǎi sú

指改变风貌习俗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上德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改变习惯。指改变风貌习俗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上德》:“教变容改俗而莫得其所受之,此之谓顺情。”

详细解释

癣疥之疾

xuǎn jiè zhī jí

形容无关紧要的小毛病。也比喻容易解决的小问题或为害尚轻的小祸害。出自战国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直谏》。一般作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形容无关紧要的小毛病。也比喻容易

详细解释

焦唇干肺

jiāo chún gān fèi

谓忧心如焚,肺为之枯干。出自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顺民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比喻句。谓忧心如焚,肺为之枯干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

详细解释

豕亥鱼鲁

shǐ hài yú lǔ

《吕氏春秋 察传》载有“己亥”误作“三豕”的故事。此之谓也。”后以“豕亥鱼鲁”谓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察传》载有“己亥”误作“三豕”的故事。

详细解释

贪小失大

tān xiǎo shī dà

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。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。出自战国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权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。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。比喻

详细解释

霄鱼垂化

xiāo yú chuí huà

据《吕氏春秋具备》载,春秋时孔子弟子宓子贱治亶父(今山东省单县),体圣人之化,三年,夜间捕鱼的人能将所得小鱼重归水中。后因以“霄鱼垂化”来称赞官吏的德政。出自据《吕氏春秋

详细解释

以黑为白

yǐ hēi wéi bái

谓颠倒是非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应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谓颠倒是非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应同》:“父虽亲,以黑为白,子不能从。”用法:作谓语、宾

详细解释

破琴绝弦

pò qín jué xián

毁琴断弦,表示世无知音,不再鼓琴。出自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本味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毁琴断弦,表示世无知音,不再鼓琴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卫・

详细解释

磬笔难书

qìng bǐ nán shū

极言事实多,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。磬,通“罄”。”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明理》。《旧唐书・李密传》:“磬南山之竹,书罪未穷;决东海之波,流恶难尽。”极言事实多,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

详细解释

焚薮而田

fén sǒu ér tián

同“焚林而田”。薮,林薮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义赏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比喻只图眼前利益。同“焚林而田”。薮,林薮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义赏》:“焚薮而田,岂不

详细解释

杀身出生

shā shēn chū shēng

舍弃生命。出自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忠廉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出:去,离弃。舍弃生命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忠廉》:“忠臣

详细解释

户枢不蠹

hù shū bù dù

指门的转轴;不会被虫蛀蚀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。出自战国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尽数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比喻人经常运动可以强身。枢:门上的转轴;蠹:蛀。

详细解释

侈衣美食

chǐ yī měi shí

侈衣,华美的衣服;美食,鲜美的食物。言衣食俱精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精通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生活。侈衣,华美的衣服;美食,鲜美的食物。言衣食俱精。 复制出处:《

详细解释

茹鱼去蝇

rú yú qù yíng

用腐臭的鱼驱赶苍蝇。比喻做事方法不对头,结果适得其反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功名》:以茹鱼去蝇,蝇愈至,不可禁。茹鱼:腐臭的鱼。用腐臭的鱼驱赶苍蝇。比喻做事方法不对头,结果适得其反。 复制出处

详细解释

千里之志

qiān lǐ zhī zhì

远大的志向。出自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长利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用于志向。远大的志向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长利》:“与一举则有千里之志

详细解释

动必缘义

dòng bù yuán yì

行动必定遵循公正合理的原则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高义》:君子之自行也,动必缘义,和必诚义,俗虽谓之穷,通也。缘:顺着,沿着;义:道义。行动必定遵循公正合理的原则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高

详细解释

橐甲束兵

tuó jiǎ shù bīng

同“櫜甲束兵”。出自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悔过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停战。同“櫜甲束兵”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悔过》:“过天子之城,

详细解释

功垂竹帛

gōng chuí zhú bó

建立伟大功勋,名载青史。出自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情欲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人的功绩。垂:流传;竹帛: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,借指典籍史册。建

详细解释

众口熏天

zhòng kǒu xūn tiān

指群言可以动天。比喻舆论力量大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离谓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指群言可以动天。比喻舆论力量大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离谓》:“毁誉成

详细解释

空言虚辞

kōng yán xū cí

不实在的话语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知度》:至治之世,其民不好空言虚辞。不实在的话语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知度》:至治之世,其民不好空言虚辞。例子:唐吴兢《乐府古题要解长歌行》:言仙道洪濛

详细解释

以白为黑

yǐ bái wéi hēi

谓颠倒是非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应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谓颠倒是非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应同》:“故君虽尊,以白为黑,臣不能听。”用法:作谓语、

详细解释

以夜继日

yǐ yè jì rì

用夜晚的时间接上白天,日夜不停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先识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工作等。用夜晚的时间接上白天,日夜不停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先识》:“中山之

详细解释

类同相召

lèi tóng xiāng zhāo

同类者相互招引、呼应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召类》:类同相召,气同则合,声比则应。召:召唤。同类者相互招引、呼应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召类》:类同相召,气同则合,声比则应。

详细解释

兵不接刃

bīng bù jiē rèn

作战时兵器没接触。指战事顺利,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怀宠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形容未经交战就取得胜利。作战时兵器没接触。指战事顺利,未经交锋

详细解释

早朝晏罢

zǎo cháo yàn bà

很早上朝,很迟退朝。谓勤于政事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禁塞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很早上朝,很迟退朝。谓勤于政事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禁塞》:“早朝晏罢

详细解释

折冲千里

zhé chōng qiān lǐ

指军事上进行外交谈判。出自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召类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冲:古代战车;折冲:摧毁敌方的战车,指抵御敌人。指军事上进行外交谈

详细解释

名不徒显

míng bù tú xiǎn

名望不会轻易得来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期贤》:凡国不徒安,名不徒显,必得贤士。徒:空;显:显露。名望不会轻易得来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期贤》:凡国不徒安,名不徒显,必得贤士。

详细解释

而今而后

ér jīn ér hòu

从今以后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恃君览・长利》。《旧唐书・卢藏用传》:“而今而后,焚蓍龟,毁律历,废六合,斥五行,浩然清虑,则将奚若?”一般作状语、分句,指从今以后。而

详细解释

射石饮羽

shè shí yǐn yǔ

箭射到石头里,隐没了箭尾的羽毛。原形容发箭的力量极强。后也形容武艺高强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精通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武艺高强。饮:隐没;羽:箭尾的羽毛。箭射到石

详细解释

种麦得麦

zhòng mài dé mài

指有什么样的原因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。出自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用民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指因果关系。指有什么样的原因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箕山之节

jī shān zhī jié

指归隐以保全节操。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。亦作“箕山之志”、“箕颍余芳”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求人》。一般作宾语,用于人的节操。箕山: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

详细解释

计行虑义

jì xíng lǜ yì

实施计策前要考虑到是否合乎道义。出自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慎行论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计:计策。行:实施。虑:考虑。义:道义。实施计策前要考虑到

详细解释

至智弃智

zhì zhì qì zhì

智慧达到极点,就可舍弃智慧不用。出自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任数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智慧达到极点,就可舍弃智慧不用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卫・吕不韦

详细解释

令苛则不听

lìng kē zé bù tīng

法令细碎繁琐,执法者无法执行。形容事物如果繁杂,就会适得其反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吕览・适威》:令苛则不听,令多则不行。苛:细碎烦琐;听:听从。法令细碎繁琐,执法者无法执行。形容事

详细解释

隐志相及

yǐn zhì xiāng jí

忧痛之心相通。形容互相同情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精通》:隐志相及,痛疾相救,忧思相感。隐:忧伤;及:至,到。忧痛之心相通。形容互相同情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精通》:隐志相及,痛疾相救,

详细解释

五藏六府

wǔ cáng liù fǔ

亦作“五脏六腑”。指体内全部器官。出自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达郁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亦作“五脏六腑”。指体内全部器官。五藏:心、肺、脾、肝、

详细解释

百世之利

bǎi shì zhī lì

世世代代长远的利益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义赏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长远利益。世世代代长远的利益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义赏》:“文公曰:‘雍季之言,百世之利也。”用

详细解释

大匠不斫

dà jiàng bù zhuó

高明的匠人不用斧头砍削。比喻居高位的人不逞小智,不代下司职。出自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贵公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大匠: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;斫

详细解释

递兴递废

dì xīng dì fèi

谓有兴有废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恃君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事情等。谓有兴有废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恃君》:“德衰世乱,然后天子利天下。国君利国,官长利官,此国

详细解释

鸣琴而治

míng qín ér zhì

指以礼乐教化人民,达到“政简刑清”的统治效果。旧时常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察贤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。指以礼乐教化人民,达到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