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丘明的成语

共 109 个成语

左丘明的成语有【绝其本根】【辙乱旗靡】【未亡人】【爱鹤失众】【不以一眚掩大德】【道殣相望】【以死继之】【言归于好】【二竖为虐】【沾体涂足】【距跃三百】【经纬天地】【省用足财】【三不朽】【董狐之笔】【亲离众叛】【爪牙之士】【问诸水滨】【屦及剑及】【死而后止】【于思于思】【欲加之罪】【三折肱为良医】【前挽后推】【东门之役】【欲盖弥著】【室怒市色】【心平德和】【残民以逞】【黄泉之下】【菟裘归计】【献可替否】【嫠不恤纬】【行将就木】【身其余几】【秣马利兵】【讳恶不悛】【以荷析薪】【信而有征】【何患无辞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左丘明相关成语

绝其本根

jué qí běn gēn

从根本上予以解决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隐公六年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从根本上予以解决。本:草木的根。从根本上予以解决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隐公六年》:

详细解释

辙乱旗靡

zhé luàn qí mǐ

车辙错乱,旗子倒下。形容军队溃败逃窜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庄公十年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辙:车辙;靡:倒下。车辙错乱,旗子倒下。形容军队溃败逃窜。 复

详细解释

未亡人

wèi wáng rén

旧时寡妇的自称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庄公二十八年》:夫人闻之,泣曰:‘先君以是舞也,习戒备也。今令尹不寻诸仇,而于未亡人之侧,不亦异乎?’旧时寡妇的自称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庄

详细解释

爱鹤失众

ài hè shī zhòng

比喻因小失大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闵公二年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因小失大。比喻因小失大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闵公二年》:“狄人伐卫,卫懿公好鹤

详细解释

不以一眚掩大德

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

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三十三年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客观看待一个人。以:因;眚:过失,错误;掩:遮蔽,遮

详细解释

道殣相望

dào jìn xiāng wàng

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二年》。 汉・刘向《新序・善谋下》:“相攻击十年,兵凋民劳,百姓空虚,道殣想望,槥车相属,寇盗满山,天下摇

详细解释

以死继之

yǐ sǐ jì zhī

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。形容决心很大,不可动摇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九年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。形容决心很大,不可动

详细解释

言归于好

yán guī yú hǎo

指重新和好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九年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人或组织等之间。言:文言中用在句首的虚词;没有实际意义;归于:回到。指重新和好。

详细解释

二竖为虐

èr shù wéi nüè

比喻疾病缠身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成公十年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比喻疾病缠身。竖:小子;二竖:指病魔;虐:侵害。比喻疾病缠身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

详细解释

沾体涂足

zhān tǐ tú zú

身体被沾湿,脚被沾上了泥土。形容耕作的劳苦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国语・齐语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沾:浸湿、浸染;涂:泥。身体被沾湿,脚被沾上了泥土。形容

详细解释

距跃三百

jū yuè sān bǎi

指欢欣之极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二十八年》:魏伤于胸。公欲杀之,而爱其材。使问,且视之。病,将杀之。魏束胸见使者,曰:‘以君之灵,不有宁也!’距跃三百,

详细解释

经纬天地

jīng wěi tiān dì

形容人的才能极大,能经营天下,治理国政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二十八年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的才能。经:丝织品的直线;纬:丝织品的横线。形容人的才能

详细解释

省用足财

shèng yòng zú cái

减省费用,积聚财富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国语・晋语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省:减少,节约;足:充实。减省费用,积聚财富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国语・

详细解释

三不朽

sān bù xiǔ

立德、立功、立言,这三件是永不磨灭的功德伟业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襄公二十年》:大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。虽久不废,此之谓不朽。不朽:永不磨灭立。立德、立功、立言,这三件是永不磨灭

详细解释

董狐之笔

dǒng hú zhī bǐ

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,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,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二年》载:赵穿杀晋灵公,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,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,便

详细解释

亲离众叛

qīn lí zhòng pàn

大家反对,亲信背离。形容不得人心,极其孤立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隐公四年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指不得人心。大家反对,亲信背离。形容不得人心,极其孤立

详细解释

爪牙之士

zhǎo yá zhī shì

指勇敢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国语・越语上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得力助手。爪牙:比喻辅佐的人。指勇敢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

详细解释

问诸水滨

wèn zhū shuǐ bīn

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四年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贬义。滨:水边。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四

详细解释

屦及剑及

jù jí jiàn jí

形容人奋发兴起,行动果断迅速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十四年》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行动坚决、迅速。屦:鞋;及:赶上。形容人奋发兴起,行动果断迅速。 复制出处:春

详细解释

死而后止

sǐ ér hòu zhǐ

死了以后才停止。形容奋斗终身,贡献出一切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国语・晋语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,指奋斗终身。死了以后才停止。形容奋斗终身,贡献出一切。 复制出处

详细解释

于思于思

yú sī yú sī

指胡须长而多的人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二年》。一般作定语,指大胡子的人。思:同腮;于思:鬓须茂盛的样子。指胡须长而多的人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

详细解释

欲加之罪

yù jiā zhī zuì

要想加罪于人,不愁找不到罪名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十年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给人强加罪名。要想加罪于人,不愁找不到罪名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

详细解释

三折肱为良医

sān zhé gōng wéi liáng yī

几次断臂,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。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,富有经验,自能造诣精深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定公十三年》。一般作定语、分句,含褒义。几次断臂,

详细解释

前挽后推

qián wǎn hòu tuī

形容前后都有人帮助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襄公十四年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形容前后都有人帮助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襄公十四年》:“卫君必

详细解释

东门之役

dōng mén zhī yì

指旧仇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隐公五年》:郑人侵卫牧,以报东门之役。指旧仇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隐公五年》:郑人侵卫牧,以报东门之役。

详细解释

欲盖弥著

yù gài mí zhù

想掩盖坏事的真相,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三十一年》:或求名而不得,或欲盖而名章,惩不义也。盖:遮掩;弥:更加;著:明显。想掩盖坏事的真相,结果反而更明显地

详细解释

室怒市色

shì nù shì sè

指在家里受气,到外边迁怒于人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十九年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贬义。室:家;市:指在外面;色:脸色。指在家里受气,到外边迁怒于人。 复制出处:

详细解释

心平德和

xīn píng dé hé

心情平静,态度温和。指不急躁,不生气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二十年》:君子听之,以平其心,心平德和。心情平静,态度温和。指不急躁,不生气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二十年

详细解释

残民以逞

cán mín yǐ chěng

以残害人民来达到罪恶目的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二年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害人民。残:残害;逞:称愿,满足某种心愿。以残害人民来达到罪恶目的。 复制出处

详细解释

黄泉之下

huáng quán zhī xià

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隐公元年》。一般作宾语,形容人死后在地下的用语。黄泉:指地下之泉,人死埋于地下。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。 复制出处

详细解释

菟裘归计

tù qiú guī jì

比喻准备告老还乡或退隐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隐公十一年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告老还乡。菟裘:地名,山东泰安东南。比喻准备告老还乡或退隐。 复制出处:春

详细解释

献可替否

xiàn kě tì fǒu

指劝善归过,提出兴革的建议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二十年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献:进;替:废。指劝善归过,提出兴革的建议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

详细解释

嫠不恤纬

lí bù xù wěi

寡妇不怕织得少,而怕亡国之祸。旧时比喻忧国忘家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二十四年》。一般作宾语,比喻忧国而忘家。寡妇不怕织得少,而怕亡国之祸。旧时比喻忧国忘家

详细解释

行将就木

xíng jiāng jiù mù

指人寿命已经不长;快要进棺材了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二十三年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指人寿命已经不长;快要进棺材了。行将:快要;木:棺材。

详细解释

身其余几

shēn qí yú jǐ

指身子留在世间没有多久的时间了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文公十七年》:古人有言:畏首畏尾,身其余几。指身子留在世间没有多久的时间了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文公十七年》:古人有言

详细解释

秣马利兵

mò mǎ lì bīng

磨好兵器,喂饱战马。形容准备战斗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成公十六年》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准备战斗。秣:喂;利:锋利。磨好兵器,喂饱战马。形容准备战斗。 复制出处:

详细解释

讳恶不悛

huì è bù quān

坚持作恶,不肯悔改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隐公六年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不肯悔改。悛:改过,悔改。坚持作恶,不肯悔改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隐公六年

详细解释

以荷析薪

yǐ hè xī xīn

’”原谓父亲劈柴,儿子不能承受担当。后以“以荷析薪”比喻继承父业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七年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《左传昭公七年》:“古人有言曰

详细解释

信而有征

xìn ér yǒu zhēng

确实可信而且有证据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八年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含褒义。确实可信而且有证据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八年》:“君子之言

详细解释

何患无辞

hé huàn wú cí

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?常与“欲加之罪”连用,表示坏人诬陷好人时,无端捏造罪名,还说得振振有词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十年》。一般作分句,常与“欲加之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