荀子的成语

共 209 个成语

荀子的成语有【驷马仰秣】【耕耘树艺】【盗名暗世】【多文强记】【公正无私】【上溢下漏】【以锥餐壶】【积厚流光】【忠臣孝子】【口耳之学】【覆舟载舟】【伏而咶天】【一咏三叹】【蓬赖麻直】【人伦并处】【祸与福临】【梧鼠五技】【弓调马服】【专心一志】【拒谏饰非】【大气磅礴】【刑措不用】【赏贤使能】【论德使能】【矜纠收缭】【夸诞生惑】【变心易虑】【其势汹汹】【终始如一】【兼覆无遗】【威动海内】【安于盘石】【兼权熟计】【裕民足国】【欺世盗名】【形具神生】【登高望远】【先事虑事】【楛耕伤稼】【奋矜伐德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荀子相关成语

驷马仰秣

sì mǎ yǎng mò

”谓驾车的马驻足仰首,谛听琴声。形容音乐美妙动听。出自语出《荀子・劝学》。杨倞注:“仰首而秣,听其声也。”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语出《荀子劝学》:“昔者瓠

详细解释

耕耘树艺

gēng yún shù yì

耕田、锄草、植树、播种。泛指各种农业生产劳动。出自《荀子・子道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耕作。耘:锄草,树:栽植;艺:播种。耕田、锄草、植树、播种。泛指各种

详细解释

盗名暗世

dào míng àn shì

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。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。出自《荀子・不苟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坏人。盗:窃取;名:名誉、名称;暗:黑暗。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

详细解释

多文强记

duō wén qiáng jì

形容知识丰富,记忆力强。出自《荀子・解蔽》。闻:见闻。形容知识丰富,记忆力强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解蔽》:“博闻强志,不合王制,君子贱之。宋・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・天台韶国师法

详细解释

公正无私

gōng zhèng wú sī

公道正直;没有私心。出自荀况《荀子・赋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公道正直;没有私心。 复制出处:荀况《荀子・赋》:“公正无私,反见从横。”用法:联

详细解释

上溢下漏

shàng yì xià lòu

谓上富下贫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王制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谓上富下贫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王制》:“筐箧已富,府库已实,而百姓贫

详细解释

以锥餐壶

yǐ zhuī cān hú

用锥子到壶里取东西吃。比喻达不到目的。出自《荀子・劝学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用锥子到壶里取东西吃。比喻达不到目的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劝学》:“不道礼

详细解释

积厚流光

jī hòu liú guāng

积累的功业越深厚,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。出自荀况《荀子・礼论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功业深厚,则流传给后人恩德广。积累的功业越深厚,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。

详细解释

忠臣孝子

zhōng chén xiào zǐ

对君主尽忠对父母尽孝的人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礼论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对君主尽忠对父母尽孝的人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礼

详细解释

口耳之学

kǒu ěr zhī xué

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,而没有真正的学识。出自荀况《荀子・劝学》。一般作宾语,含贬义,指道听途说的肤浅之学。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,而没

详细解释

覆舟载舟

fù zhōu zài zhōu

比喻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兴亡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王制》。一般作定语、分句,用于比喻句。覆:颠覆;载:承载。比喻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兴亡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赵・荀

详细解释

伏而咶天

fú ér shì tiān

伏地以舌舔天。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,无法达到目的。出自荀况《荀子・仲尼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无法达到目的。咶:以舌舔物。伏地以舌舔天。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,无法达到

详细解释

一咏三叹

yī yǒng sān tàn

一个人领头唱,三个人和着唱。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。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。出自《荀子・礼论》:清庙之歌,一倡而三叹也。一个人领头唱,三个人和着唱。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。后

详细解释

蓬赖麻直

péng lài má zhí

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,也能学习成为好人。出自《荀子・劝学》。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,也能学习成为好人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劝学》:“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,白沙在涅,与之俱黑。”

详细解释

人伦并处

rén lún bìng chǔ

各种各样的人生活在一起。比喻什么样的人都有。出自《荀子・富国》:人伦并处,同求也异道,同欲而异知,生也。人伦:各类人。各种各样的人生活在一起。比喻什么样的人都有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富

详细解释

祸与福临

huò yǔ fú lín

祸与福之间相去不远。出自《荀子・大略》:庆者在堂,吊者在闾,祸与福临,莫知其门。祸与福之间相去不远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大略》:庆者在堂,吊者在闾,祸与福临,莫知其门。

详细解释

梧鼠五技

wú shǔ wǔ jì

比喻才能虽多不精。出自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劝学》。一般作宾语,含贬义。比喻才能虽多不精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劝学》:“腾蛇无足而飞,梧鼠五技而穷。”用法:偏

详细解释

弓调马服

gōng diào mǎ fú

比喻办任何事情,应先做好准备工作。出自《荀子・哀公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做事。比喻办任何事情,应先做好准备工作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哀公》:“弓调而后求劲焉

详细解释

专心一志

zhuān xīn yī zhì

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出自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性恶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性恶》:“今使涂之人伏

详细解释

拒谏饰非

jù jiàn shì fēi

拒绝别人的规劝;掩饰自己的错误。出自荀况《荀子・成相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,含贬义。谏:劝告;饰:遮掩;遮盖;非:错误。拒绝别人的规劝;掩饰自己的错误。

详细解释

大气磅礴

dà qì páng bó

形容气势盛大。出自荀况《荀子・性恶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磅礴:广大无边。形容气势盛大。 复制出处:荀况《荀子・性恶》:“杂能旁魄而无用。”用法:

详细解释

刑措不用

xíng cuò bù yòng

刑法放置起来而不用。形容政治清平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议兵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太平盛世。措:设置,设施。刑法放置起来而不用。形容政治清平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赏贤使能

shàng xián shǐ néng

尊崇并重用贤能之士。赏,通“尚”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王霸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尊崇贤能。尊崇并重用贤能之士。赏,通“尚”。 复制出处:战

详细解释

论德使能

lùn dé shǐ néng

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。论,通“抡”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王霸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选拔人才。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。论,通“抡

详细解释

矜纠收缭

jīn jiū shōu liáo

形容骄傲、急躁、暴戾。出自《荀子・议兵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的性格。形容骄傲、急躁、暴戾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议兵》:“旁辟曲私之属为化而公,矜纠收缭之属

详细解释

夸诞生惑

kuā dàn shēng huò

说话荒诞不经,使人产生疑惑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不苟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夸诞:说话荒诞不经。说话荒诞不经,使人产生疑惑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

详细解释

变心易虑

biàn xīn yì lǜ

改变思想;改变打算。出自《荀子・儒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改变主意。改变思想;改变打算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儒效》:“四海之内,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。”用法:作

详细解释

其势汹汹

qí shì xiōng xiōng

形容来势盛大凶猛的样子。出自《荀子・天论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人。其:他的;汹汹:来势浩大。形容来势盛大凶猛的样子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天论》:

详细解释

终始如一

zhōng shǐ rú yī

自始自终一个样子。自始至终,一直不变。出自《荀子・议兵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自始自终一个样子。终:结束;始:开始。自始自终一个样子。自始至终,一直不变。 复制

详细解释

兼覆无遗

jiān fù wú yí

指恩泽广大,无所遗漏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王制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兼:同时;兼覆:天覆盖万物,比喻恩泽广大;无遗:没有遗漏。指恩泽广大,无所遗

详细解释

威动海内

wēi dòng hǎi nèi

威力震动天下。形容威力很大。出自《荀子・强国》:威动海内,强殆中国。威:威力;动:震动;海内:四海之内,指天下。威力震动天下。形容威力很大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强国》:威动海内,强殆中

详细解释

安于盘石

ān yú pán shí

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。形容安定稳固。出自《荀子・富国》。杨倞注:“磐石,盘薄,大石也。”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指非常稳固,不可动摇。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。形容安定稳固。

详细解释

兼权熟计

jiān quán shú jì

指多方面衡量,深入考虑。出自《荀子・不苟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多方面衡量,深入考虑。指多方面衡量,深入考虑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不苟》:“见其可利也,则必前后虑其可

详细解释

裕民足国

yù mín zú guó

使人民富裕,国家丰足。出自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富国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使人民富裕,国家丰足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富国》:“足国之道,节用裕民。”

详细解释

欺世盗名

qī shì dào míng

欺骗世人;窃取名誉。出自荀况《荀子・不苟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欺:欺骗;世人:指当时的人。欺骗世人;窃取名誉。 复制出处:荀况《荀子・不苟》:

详细解释

形具神生

xíng jù shén shēng

人的形体具备,精神随之产生。出自《荀子・天论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人。形:形体;神:精神。人的形体具备,精神随之产生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天论》:“天职既立,天功

详细解释

登高望远

dēng gāo wàng yuǎn

登上高处,看得更远。也比喻思想境界高,目光远大。出自《荀子・劝学》:“我尝跂高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。《吕氏春秋・顺说》:“顺风而呼,声不加疾也,际高

详细解释

先事虑事

xiān shì lǜ shì

在做事之前就作好计划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大略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虑:思考,谋划。在做事之前就作好计划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大略

详细解释

楛耕伤稼

kǔ gēng shāng jià

耕田不细致,庄稼受损害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天论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劝诫人。楛:粗劣,粗恶;稼:庄稼。耕田不细致,庄稼受损害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赵

详细解释

奋矜伐德

fèn jīn fá dé

指骄傲自大,夸耀不实。出自《荀子・正名》:有兼听之明,而无奋矜之容;有兼覆之厚,而无伐德之色。奋矜:竞相夸耀;伐德:自夸其德。指骄傲自大,夸耀不实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正名》:有兼听之明

详细解释